王德祥:惜时如金,勤学不辍

发布日期:2015-02-13浏览次数:来源:市委老干部局办公室字号:[ ]

他是诸暨市第一批高级农技师,曾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基层畜牧三站先进个人,退休后,他痴心玻璃画,其玻璃画技艺入编《诸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》,他的个人传略及论述“清法歌诀”载入《中华王氏文化宝典》。

与共和国同岁的王德祥17岁起拜师学兽医,“想当年,我拜师学兽医时,父母就郑重地对我们说,这是吃饭行当。”这一吃饭行当,王德祥一干就是40多年,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“屁股圆”。

据王德祥回忆,1966年他所在诸暨市牌头兽医站有了第一辆自行车,毫无疑问,这车不仅要让时年57岁的师傅学会,出诊时还得让师傅骑。每每要出诊,王德祥总是步行先出门,过三、四十多分钟后,师傅再骑自行车出门,等师傅骑到才一起诊疗。王德祥拜师时是同文中学刚毕业(初中),而师傅是初小文化。为吃好兽医这门饭,王德祥除了跟师傅学“拳头”外,就是勤于学习多动笔头。他说,医兽与医人不同,医人的对象会说话,兽医医治的对象不会说话,当时也没有仪器辅助诊断,完全凭经验。王德祥勤于写医案笔录,把医治畜禽中的案例一一记下来,把成功失败各类原因心得都写下来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到了1975年,王德祥写的医案笔录已达300多篇,其撰写的论文《临症心悟》、《中兽医方药歌括》等先后发表在《中兽医学杂志》及在浙江省中兽医学术会上交流,他的医术在绍兴兽医界小有名气。1974年6月,王德祥第一次走上讲台,为绍兴市农校的学生传授经验。此后多次为在校学生和在职兽医讲述自己的医术心得。记忆最深的是1977年,由绍兴市农业局邀请,王德祥在嵊州为全绍兴市的同行兽医一连讲了五天课。“要知道,当时都是我一个人唱独脚戏,要连续讲五天,真够我累的。”

在不断的研究实践反思中,1992年王德祥成为诸暨市解放以来首批高级农技师,当年命名的高级农技师全市只有四名,分属能源、茶叶、蚕桑、畜牧。同年,王德祥被国家农业部评为“全国基层畜牧三站先进个人”(三站即县站、区站、镇站)。王德祥回顾自己在兽医工作的成果,用“敬业勤奋、善于反思”八个字作了概括。王德祥认为,自己把兽医当作事业来研究,有别与一般兽医,他把每一次成功和失败都作深入的反思,勤于总结。对当下青年人频繁的跳槽,王德祥认为,跳槽亦属正常但必须敬业,敬业是永恒的。

在谈起兽医这门行业,王德祥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风趣地说过,兽字繁体字“獸”,是左旁上面两个口,接着一个田字四张口,再一横下面一个口,左旁一共七张口,右边是一个犬(狗),俗话是一户人家七张口,自己吃吃还不够,还要养只狗(犬),看来以后兽医要靠狗吃饭了。如今退休在家的他说,以前我们当兽医的是医四脚的牛、猪、羊、狗、猫,医两脚的鸡、鸭、鹅,可如今全牌头27个村子也只有一户在规模养猪,农户家散养的鸡鸭数量亦不多,唯一有数量的就是狗了,如今的兽医是可谓看狗吃饭。

值得称道的是,王德祥在繁忙的兽医工作之余,痴迷玻璃画42年,画就400多幅玻璃画,分赠亲朋好友与书画爱好者,享有民间艺术家雅号,其技艺入选诸暨市非物质文化系列丛书《传统手工技艺》。绍兴电视台“师爷说新闻”做过专题报道,《诸暨日报》曾用《玻璃画技艺盼传承》报道了王德祥的艺术之路。王德祥说,这还在他读小学的时候,就喜欢上画画了,也许是天赋异禀,也许是天道酬勤,他从临摹连环画和年画起步,画越画越精,当时这个学习成绩并不名列前茅的学生却因画画成了学校里的“风云人物”。王德祥24岁那年,已经成为兽医的他受到鼻烟壶的启发,萌发了在玻璃上作画的想法。经过几年的摸索,他终于探索出一套原创的玻璃画作画流程,而且他对玻璃画的痴迷远远超过了在纸上作画。他说,我用工笔的手法勾勒,用油画的颜料填色,加上玻璃的材质比纸张更坚硬,作画的过程更顺畅,效果有瓷画之美,比瓷画方便。如今,他又完成水浒108将的全部底稿,每一份画稿背后都有他印戳的日子,完成每一份稿子都是在夜深时分。

说起退休后的生活,王德祥用一个忙字来回答。他说,“我已67岁了,要计月当年急耕耘才是,岁月不等人啊。”说到“忙”,他向我们随列了一二三。一是有责任撰写好牌头兽医站的站史。对站史,他如数家珍,从牌头家畜家禽诊疗所到牌头兽医院,从牌头兽医站到牌头畜牧兽医服务站,以及到如今的牌头镇动物卫生监督站,这60多年间,他大多身历其境,其中在站长岗位上有33年。他说,牌头作为一个基层站,1964年曾承担中央农业部提出消灭猪瘟的试点工作,其经验制成科教片并入展1965年12月在京举办的全国农业展览馆,首任站长徐冬青应邀赴京亲自担纲讲解……通过写站史,可把牌头这面畜牧业上的旗子永远举起。二是有兴趣收集民间艺术,积腋成裘。王德祥爱好民间艺术,早在1986年由县文化馆在文化公园举办的故事比赛中获得过“故事大王”美誉,当时在牌头老街,他算“三张半嘴”中的一张。1987年全国民间文学三大集成采编组专程到牌头采访他,王德祥讲故事被编入浙江省故事卷。如今,他欲将“世情百态、婚情面态、诗说十五贯”等新老故事编辑成册,按他的说法,积淀下来的东西一定要写下来。三是有义务继续办好为民服务的窗口。红山路53号,原兽医站老址,如今已有20多年历史,现由王德祥注册,作为一个便民窗口,女儿帮他一起经营兽药、饲料、医犬业务,是牌头镇动物检疫申报点。此外,还因王德祥探究民俗风情,深得群众喜爱,故而,“窗口”人来人往,应接是挺忙碌的。

记得有人说过这样的话:聪明人理解生活,愚蠢人习惯生活。聪明人以为目前并不完全好,一切应比目前更好,且竭力追求这个理想,愚蠢人对习惯完全满意,安于现状,保持习惯。自认为草根的王德祥就是追求理解生活、追求理想的人,他与世无争,助人为乐,戒之在得,以镇静与遁世的态度步入老年。我们祝愿在他的退休生活中创造出更多的美好来。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